宋徽宗赵佶真实历史
赵佶其
北宋第八位皇帝
代表作《芙蓉锦鸡图》
宋神宗赵顼的儿子
赵佶,即宋徽宗(1082年-1135年),出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号宣和主人、道君太上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1126年在位。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在位期间,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始立道学制度。任用佞臣蔡京、童贯等人,穷奢极欲,广修宫殿,滥增捐税,以致国势日危,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
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于其子赵桓(宋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与赵恒一起被金人掳去。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享年54岁,庙号徽宗。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洛阳附近),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绍兴永固陵(后改名永祐陵),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宋徽宗在文学艺术方面颇有建树,集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和收藏家身份于一身,擅长古琴、蹴鞠、击鞠、打猎、射箭、马术、园艺、茶学,自创“瘦金书”字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传世名作有《芙蓉锦鸡图》《池塘秋晚图》等。
宋徽宗\
sònghuīzōng
“宋”,普通话读音为sòng。“宋”的基本含义为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引申含义为中国朝代名,如南宋、宋代。
在现代汉语中,“宋”还有定居的含义。
“宋”,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宋”的本义是“居也”。后来逐渐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最终演变成楷书体的“宋”。
宋徽宗叫赵佶还是叫赵恒
宋徽宗是赵佶,他的儿子是宋钦宗赵恒。宋微宗赵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艺术上却多才多艺,书、画、词都很擅长。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攻破北宋都城汴梁,宋徽宗赵佶与其子宋钦宗赵恒同被金兵俘虏,押解北上。这就是岳飞满江红词中所说的靖康耻。
宋徽宗多少岁即位
宋徽宗19岁即位。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52岁),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同时也是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和收藏家,擅长古琴、蹴鞠、击鞠、打猎、射箭、马术、园艺、茶学,自创“瘦金书”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