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网 百科 泉州的别称

泉州的别称

泉州的别称

泉州的别称

泉州的别称

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中国历史上以“泉”名州者有三:

一福建福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丰州置,治所在原丰县(后改闽县,即今福州市)。以境内有泉山(又名冶山)天泉池得名。大业初改为闽州,寻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初改为建州,六年(623年)复为泉州。辖境相当今福建全省。其后陆续分置建、漳、汀、武荣诸州,辖境缩小为闽江下游地区。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开元十三年(725年)易名福州。

二陕西石门县(今淳化县北),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所在石门县,因其地有甘泉故名。

三即今福建泉州,唐久视元年(700年)分泉州(今福州)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改名泉州,治所即今福建泉州。开元六年(718年)置晋江县为州治。以州北有泉山,故名。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云:“山有石乳泉,泓澄清洁,而味绝甘美。其源流衍下达于江。以泉名山及州。”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和木兰溪两流域、澎湖地区及厦门、金门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清源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泉州。五代为清源军。五代后西北部包有德化县。北宋初改称平海军。太平兴国后东北部木兰溪流域割出,另置兴化军,西南部长泰县划属漳州,复称泉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泉州路,明清称泉州府。

地名是空间的坐标。地名演变是地方水文地貌、人文历史发展变化的写照。泉州历史悠久,1300多年来形成、出现温陵、泉山、刺桐、清源、泉南、鲤城诸别称,而每个别称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温陵

清道光《晋江县志·山川志》“叙山”云:泉州郡城山脉起于白虹,历四十九鞍、五十仑(山脉起伏,凹处曰鞍,凸处曰仑),特耸为清源山。清源山脉由东北城濠磐石入城隅之崇福寺,耸于城内之东北虎头山,虎头山向南延伸有高阜,小山隆起,传说此处地气独温。泉州“温陵”之名实肇诸此。著名理学家朱熹尝在此讲学,种竹建亭,自题“小山丛竹”。明左副都御史朱鉴诗云:“一峰小小芙蓉淡,万叶葱葱翡翠浓。自是一方仙景好,禅源不与世间通。”《舆地纪胜》曰:“旧图经谓其地少寒,故云。”北宋泉州州学教授郑侠《酬苏源明》诗云:“水清山秀传温陵,有如水浚山峥嵘”;南宋泉州知州王十朋自称“假守温陵”,其《送陈元龙赴封州教官》诗:“温陵尊酒偶相逢,记得同年旧日容”;《黄花》云:“温陵地虽温,十月初黄花。天然傲霜性,炎威莫能加”;刘克庄《后村大全集》:“温陵为闽巨屏”,俱以“温陵”为泉州雅称。

泉山

泉山最早见载于《汉书》。唐训诂学家颜师古注《汉书》称:“泉山即泉州之山也,临海,去海十余里。”泉山得名于山之石乳泉,已见上述,不赘。唐宋时即衍为泉州别称。唐林蕴有《泉山铭》,夸耀泉州州人结志攻文,继踵登第,大光州闾。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开闽甲第进士欧阳詹妻兄,唐贞元七年(791年)进士,历官礼部员外郎、邵州刺史。五代黄滔有《泉山秀句》,黄滔,字文江,莆田人,唐乾宁二年(895年)进士,历威武军推官,五代依闽王审知,入泉州招贤院。是集辑录其在泉州题咏唱和之作。北宋泉州知州蔡襄《乞雨题西方院序》称“嘉祐三年七月,某再领泉山”,第二次知泉州州事;《上元至南剑州大雨寄泉州许通判(抄者按:即许当,晋江人)诗“泉山去岁同游赏,惟有神君识此情”。以“泉山”称泉州。南宋知州王十朋亦以“泉山”称泉州,其《八月十五日院落成宾僚咸集斥世俗之乐不用饮文字也把杯邀月诵香满一轮中句即席赋诗以勉多士》:“龙虎群仙上界还,手移桂种栽泉山”,《重修北楼十一月望目与郡僚同登因书十二韵》:“我昔未作南诸侯,雄文尝阅龙虎欧。泉山风物得大略,梦寐先已登兹楼”,《可公禅老住泉之九日山二十年矣予临到官求去甚力复为后政所留寄诗酬以一绝》:“泉山好处称延福(抄者按:即九日山下之延福寺),白发禅僧去复回。且与晋松为隐侣,莫同英石便飞来”。

刺桐

又称“桐城”。《方舆胜览》“桐城”条云:“留从效(抄者按:五代清源军节度使)重加版筑,傍植刺桐环绕。其木高大而枝叶蔚茂,初夏开花,极鲜红,如叶先萌芽而花后发,则五谷丰熟。丁公言(抄者按:即丁谓,宋真宗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廉问至此,赋诗云:“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始年丰。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其实,泉州刺桐早在唐代即见载诗章,陈陶《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有“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猗猗小艳夹通衢,……刺桐屏障满中都”;王毂《刺桐花》:“南国清和烟雨辰,刺桐夹道花开新”。北宋仁宗天圣时,诗人吕造《咏刺桐》诗云:“闽海云霞绕刺桐,往年城廓为谁封?鹧鸪啼因悲前事,豆蔻香清减旧容。”以“刺桐”代称泉州。南宋泉州知州赵令衿则直称泉州为刺桐城:“偶然游宦刺桐城,两见南薰荔子生。欲别北楼还小立,留题云榭岂无情。”宋元时外国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记载泉州,写入其旅行笔记。《马可·波罗游记》、伊本·拨图塔《在美好国家旅行者的欢乐》都以“刺桐城”称泉州。中世纪“刺桐”誉满全球。

清源

泉州唐天宝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年)一度改为清源郡,五代南唐保大七年(949年)置清源军节度使,皆以泉山孔泉清源为号。清乾隆《泉州府志·山川》曰:“上下皆石,上石如壳,下石如砥,中坼孔窍而泉出焉,故曰孔泉。”涓流潺潺,有似琴韵;白水漪漪,有似琼浆。清源之名,盖本诸此。宋淳熙旧志改“孔”之讹为“乳”。唐陈陶《清源途中旅思》:“古木闽州道,驱羸落照间。投村碍野水,问店隔荒山”,记述泉州见闻。潘存宝有“双旌牧清源”诗句。宋太宗《收泉漳德音》“念清源之一境,隔朝化以年,江山虽在于照临,黎庶未沾于恩惠,……”谢履《上丁守(抄者按:宋治平泉州知州丁竦)诗云:“闽岭天南表,清源第一州。朝廷推重镇,师帅得贤侯。”陈谠说《贺张舍人(抄者按:淳熙初泉州知州张坚)》):“清源七邑,旧称节镇之雄。紫帽朋山,今得明公而重。”傅诚《贺朱少卿(抄者按:绍熙间泉州知州朱佺)):“眷此清源,实今巨镇。舟车走集,繁华特盛于瓯闽;山水透迤,气象宛同于伊洛。”张赞明《记》云:“清源,闽越之领袖。”以上“清源”,皆泉州也。

泉南

“泉南”连称,五代末北宋初盖指闽南地区。南唐保大四年(946年),以泉州裨将董思安为漳州刺史。董思安以其父名章推辞,唐主乃命改漳州为南州。保大七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之兄留从愿为南州副使,鸩杀董思安,自为刺史,晋南州团练使。南唐又设置“泉、南等州观察使”一职,由清源军节度使兼任,使镇抚漳、泉二郡。宋初因之。宋乾德二年(964年)改清源军为平海军,授陈洪进为节度使兼泉、南等州观察使。翌年九月,以南州为漳州。北宋初殿中丞钱熙(南安人)有记,称“闽之奥区,泉南为最。其地带岭海,华实之物,颇与岷峨同;其人习诗书,儒雅之俗,多与江淮类。”知州蔡襄《致仲堪博士书》:“……海品多无奇者,来年必循江下出,或有兴南归,便之泉南也。”多指泉漳之闽南。后来随着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泉州城南成为通商口岸。宋法,外国人“法不当城居”。胡贾航海踵至,其富者赀巨万,列居城南,形成“蕃坊”。“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泉州府志·城池》)”南宋诗人刘克庄《南廓》诗云:“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樵耕必业儒。惟有桐城南廓外,朝为原宪暮陶朱。”此时期“泉南”一词先为泉州城南、泉城南廓的简称,慢慢地衍化为泉州之别称。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丁丑科状元王十朋乾道四年(1168年)知泉州,其诗作每每以“泉南”代称泉州,如《送傅兴化》“送君为守泉南守,政拙才疏藉宝邻”,《诸公和诗再用前韵》“泉南老守思故山,荔熟我去谁后先”,《州宅即事》“泉南古州宅,草木有遗芳”,《中和堂)“堂前老木几经春,遍阅泉南旧守臣”,《写真自题》“颜苍白发少精神,传得泉南老病身”,《江绿》“枝头已熟疑非熟,蔡谱江家绿荔支。真与泉南人物称,果中犹作亚魁推”,《瑶台明月》“佛国泉南为甲刹,年年光影镇永存”,《石如鹦鹉》“泉南杰出一高峰,碣石浑如鹦鹉容”,《韩魏公生于泉南州宅故未有祠于典阙郡圃有庵名大隐即之以祠八月戊子率同僚祠之》“河朔魁梧出真相,泉南葱郁产奇儿”,《次蒋元肃韵》“长记白苹离浙右,忍看丹荔别泉南“,《记风》“泉南固多风,兹风大为最”,《挽令人》“误走迷途半天下,忽惊魂梦断泉南”等等。成书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的全国地理总志《與地纪胜》卷一百三十四福建路泉州以“泉南花木诗”为栏目,罗列晋至宋历代名家有关泉州橘柚、荔枝、刺桐、菊花、鹰爪花、阇提、素馨、松树等花木诗篇。《元史·外夷传》称泉州为“泉南”,记述赴爪哇“自泉南登舟海行者,先至占城而后至其国。”明泉州府经历、浙江嘉兴人陈懋仁任内著书记述泉州山川形胜、历史人文、职官政事、城乡建设、风物民俗,书名即称《泉南杂志》,为明代泉州重要著作,历来为治泉者与治史志者所重视。

鲤城

泉州城池创建于唐开元年间(714-741年),城垣因趋避地势之故,形状不规则,唐末州城形似葫芦。经过多次扩城,泉州城池经历由小变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变化,至元代基本定型。因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而南北短,从清源山上俯瞰,形肖鲤鱼,故称“鲤城”。1986年泉州地改市,原泉州市改称“鲤城区”。“鲤城”由泉州别称转正为泉州中心市区行政区划的正式名称

通过对泉州诸别称的起源、含义、演变、转译以及与泉州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考察和探索,笔者发现它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名城的无穷魅力。呜呼!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r-cnc.cn/post/25f28bc45d068f67f8e9542a.html

TA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