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网 百科 wto保护期

wto保护期

wto保护期

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历经15年,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如今,又一个15年过去,中国即将迎来WTO保护期的结束。随之而来的,也许是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危机与大机会并存。

“WTO保护期”的保护

wto保护期

中国在2001年入世谈判时,其中一条谈判原则是“坚持以发展中成员方身份加入”。正是这一原则,使得中国争取到了一些优惠待遇:普惠制安排允许发展中成员方为国际收支平衡不成熟产业保护等目的而暂时偏离世贸组织多边纪律、某种特定义务的免除、更长的过渡期安排等。

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受到很多发达国家的普惠制保护。自2001年入世以来,中国仅用10年时间,就从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快速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而据海关统计,入世最初十年间,中国进出口总值由2001年的5096.51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97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海关税收由2001年的2492.3亿元增至2010年的12518.3亿元,是入世之初的5倍。这一系列的数字都印证了这一事实。

而中国的一部分行业确实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过渡期”安排,并且大部分行业和领域的过渡期已经结束:

开放外贸经营权方面,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过渡到“登记制”的期限是入世后3年;

关税总体水平由入世前的14%降到10%,最长实施期到2008年;

非关税措施,逐步取消400多项WTO成员方不再保留的非关税措施,在入世后1-3年内完成;

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承诺允许外国律师事务所在华设立代表处,并在入世1年后取消对驻华代表处的地域和数量限制;

银行商业存在方面,入世后5年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和个人提供人民币业务等。

“15年保护期”的真正意义

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发表《如何看中国入世15年的变化》的一文指出:“如果说真有一个‘15年保护期’的概念,那就是中国会否在2016年自动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关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表述是这样的:即关于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问题。

如果是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基准价格”由商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价格决定;若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则使用“替代国价格”方法(也称第三国价格方法)。这种“替代国价格”往往导致受到反倾销指控的企业不能获得公平待遇。

如果2016年中国顺利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外贸出口再也不需要寻找“替代国进口价格”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指控。然而,目前欧盟、美国等成员并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不过,对于中国外贸而言,商品贸易因为外需疲软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不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使用“第三国价格方式”应对反倾销已经意义不大,中国的外贸自身也在转型升级,未来更多的将是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

WTO保护期结束的挑战

财经专栏作家叶檀表示,WTO保护期结束对中国并没有大碍。世界上没有一夜之间就全盘改变的事,WTO保护期结束对中国没有大碍,重要的是主动变革,以新的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经济火箭继续上行的动力。

2015年中国对外开放各行各业,允许外资进入中国所有行业,包括目前国家控制的矿业交通钢铁证券金融等。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总结,中国渡过WTO十五年保护期后将出现的10个变化:

削减关税全面削减关税,平均税率由221%减至17%;对于农产品税项5年内减至145—15%;取消所有出口补贴。

开放农产品市场对小麦、粟米、稻米及棉花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以开放市场;逐渐撤消由国家控制的豆油贸易。

限制对美国出口(包括纺织品)急增控制中国对美出口品在配额取消后急增的特别条款有效期12年;禁止中国向海外其他国家倾销的条款有效期15年。

开放零售市场向外资公司开放更多分销权及售后服务。

开放专业服务向外资公司开放的专业服务包括法律、会计、医疗等。

开放影音产品市场容许更多外语片进口,每年最少20部,较目前增加一倍。

开放汽车业汽车关税税率由现时的80—100%,每年分阶段削减。允许美国机构提供购车贷款。

开放电讯业向外资开放电讯市场,允许外商在电讯服务领域持有49%股权,并于2年后增至50%;外商可全面投资互联网市场。

开放银行业加入WTO后2年外资银行可为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加入WTO后5年全面开放。

开放证券业。允许外资金融公司在基金管理企业中持股33%。

以关税为例。过去,所有进口商品都会加上中国的高海关关税(最低100%,最高420%)。而如今,随着WTO保护期的结束,全世界的商品将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并以很低廉的价格上市,这对中国目前的所有行业,都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对中国来说,WTO保护期的结束,既是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最好催化剂,也是一次贸易冲击的巨大挑战。

政府应当积极进行多边贸易谈判,推送人民币国际化,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坚持多边与区域并重,清晰把握自身的节奏,比如四个自贸区的建立等。而企业应当开展并且落实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考验。

编辑|SerenaHRTUN综合摘自|中国日报网、搜狐财经

----------------------------------------------------

----------------------------------------------------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r-cnc.cn/post/fd09cb737f23e0976bfd4efc.html

TAG: